返回

第19章 关山月冷

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字体: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

        第七百四十九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相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烟雨霏霏寄与谁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清风夜夜与君归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落花依稀随流水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明月迟迟不肯回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赏析:这首诗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和情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烟雨霏霏寄与谁,  这句描述了烟雨缭绕的景象,犹如轻柔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世界。作者通过“寄与谁”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孤寂的情感,好像烟雨中的寄托与期待无从落脚,彷徨不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清风夜夜与君归。 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风与归人的向往和期盼。清风夜夜伴随着归人,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也能与清风一样,轻盈自由地归来,回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,与心灵深处的归宿相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落花依稀随流水,  这句描述了落花随着流水缓缓飘散的景象。落花随流水而去,逐渐远去,留下一片模糊而凄美的印象。这里的“依稀”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,也勾勒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岁月逝去的感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明月迟迟不肯回。  这句诗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场景,也暗示了月亮不愿离去的意境。明月迟迟不肯回,似乎是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渴望。这里的“迟迟”表现了时间的停滞和延续,给人一种悠远而庄严的感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总体而言,这首诗以烟雨、清风、落花、明月等自然景物为载体,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,以及对于归途和归宿的渴望与追求。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感慨,展现了古诗的优美和深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七百五十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思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青山夜无声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柳下忆相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乡书何时至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泪眼湿朦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赏析: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哀怨情怀的古风诗,表达了诗人在青山夜晚的寂静中,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青山夜无声”  这一句首先描绘了一个夜晚的青山,青山代表了一种恬静、幽远的意象,而“夜无声”则强调了夜晚的寂静,形成了一种对大自然的静谧的描绘。这里的“无声”不仅仅是指外在的声音,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柳下忆相逢”  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柳树下回忆起与他人相逢的情景。柳树下是一种幽静的场所,常常被用来表达思念和相会之情。诗人通过“忆相逢”这一词语,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思念之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乡书何时至” 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乡音、家书的期盼。在古代,由于交通不便,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书信,而“乡书”则是指来自家乡的书信。诗人在青山夜晚的寂静中,思念着乡音,期待着家书的到来,表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&nb
提示您,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